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07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21篇
综合类   1590篇
基础理论   54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07篇
社会与环境   727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9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This paper addresses issues of access to land for food production in Toronto by offering fresh perspectives on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neo-liberal city of the global north. It examines attempts to scale up urban agriculture that emphasise chang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access, property and new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These initiatives involve renegotiating access to land for growing food between private property owners and landless growers, concomitant shifts in control over valued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isation. These shifts are often based on relations of trust within a sharing economy rather than public battles over political decisions to develop urban agriculture lands. Growing food on private lands in the city is political in challenging taken-for-granted ideas and practices of property and urban agriculture. New approaches offer options for training and income, 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land base for urban agriculture. Small-scale farming projects are affirmative political manoeuvres. They challenge urban residents to consider land for food production across the categor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We document three approaches that challenge current property relations: temporary use of a development site through “soft” squatting; redesignating suburban backyards for farmer training and community-based and private food production; and garden sharing of private home backyards for urban food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 growing. Such initiatives articulate alternative visions of sustainability and food security that rely on principles of collaboration and a sharing economy that challenge prevailing notions of property ownership and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992.
Broad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cannot be assumed in al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that have critical land use dimension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from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can be used to examin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one type of stakeholders, planners, in environmentally orient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led by other professions. Two cases of 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planning led by emergency managers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ree SNA concepts of network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understanding how differences in planner involvement may influence incorporation of land use approaches in local 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plans aimed at reducing long term risks from natural hazards.  相似文献   
993.
近20a三峡库区农林地利用变化图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单元能够把表示"空间单元特征的图"与表示"时间发展之起点与过程的谱"合为一体,并建立起空间—属性—过程一体化数据信息。论文以TM/ETM影像为空间数据源,构建三峡库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阶段农林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以及融合1990、2000、2010年这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模式图谱,以探讨库区近20 a来的农林用地变化轨迹和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 1990—2000年阶段的农林地利用变化图谱主要以农林地间及其和草地互换、建设用地占用农林地的图谱单元类型为主。空间差异上最为显著的是"耕地→建设用地(编码15)"、"草地→林地(编码32)"和"林地→草地(编码23)",空间分离度较低。2 2000—2010年阶段的农林地利用变化图谱单元分离度增大,农林地利用发生转换空间进一步扩张。最显著变化的是"耕地→林地(编码12)"和"耕地→建设用地(编码15)"图谱单元类型,其次是农林地转换为水域图谱类型(编码14和24)的面积增大。3库区农林地利用变化模式以前期变化型和后期变化型为主,反复变化型和持续变化型发生概率较小,库区农林地利用的转换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利用1995年、2003年、2011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比照地下水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田、湿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其中旱田面积最大,占45%以上;近20a来,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减少面积达112.38km2,主要转变为旱田、水田和建设用地,而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开发旱田;1995~2003年、2003~2011年2个时期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97%、0.60%,研究区2003年之前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后期。地下水中NO-3-N、SO2-4、Cl-和总硬度浓度变化趋势,与建设用地和旱田间的相互转变密切相关。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及工矿用地土地资源的长期开发,成为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95.
99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对人群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可分为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以及联合修复,各修复方法适用范围差异较大.结合农业土壤、城市土壤以及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能够提出相应的更加合理的修复措施,最终为相关部门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珠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熵值法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评价珠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各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空间差异与联系,为各市差别化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呈现出区域聚集的特征,且珠三角核心区域集约度较高,外围集约度较低;(2)根据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区域差异,可将株洲三角洲九个城市分为调整优化区、重点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  相似文献   
998.
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高异质性背景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在6类典型人为活动方式石灰岩坡地针对4类主要生境类型(土面、土石面、石沟、石缝)开展生境空间分布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Guelph入渗仪进行稳渗率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各生境土壤性质和土壤稳渗率关系,结合人为作用方式探讨各生境土壤性质和稳渗率空间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普遍高于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坡地土壤稳渗率受土壤孔隙和岩石裂隙耦合作用影响。2)各生境条件下土壤稳渗率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呈现"斑块状"空间分布特征。3)坡地人为作用方式变化将改变原有生境的土壤性质,进而导致各生境土壤稳渗率随人为活动进程发生相应变化。人为踩踏作用影响较小的原生林、次生林和乔灌林坡地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稳渗率普遍高于石沟和石缝生境,但转变为人为踩踏作用强烈的放牧灌草地或火烧人为干扰地后,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退化严重,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增大,稳渗率显著降低。而石沟和石缝生境土壤性质和稳渗率受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土面和土石面生境,土壤稳渗率仍可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川芎镉累积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彭州川芎种植区的菜-药、稻-药(翻耕)、稻-药(免耕)和旱地种植方式下土壤和川芎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THQ)研究了川芎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镉累积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贡献,结果表明: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川芎种植土壤中Cd含量平均为0.73mg/kg,超过国家二类土壤标准(GB 15618—1995);川芎植株中镉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菜-药免耕翻耕旱地方式,均超过《川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菜-药种植中土壤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方式,在该方式下,川芎植株中地上部分镉含量是根茎的1.67倍,超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9.46倍,超过《食品污染限量标准》1.62倍,根茎中镉含量超过《绿色行标》0.11倍。本研究中,川芎地上部分与种植土壤在镉含量上呈显著线性相关,而川芎根茎与土壤在镉含量上相关性不明显;川芎地上部分对人体镉的健康风险贡献(THQ)值平均为63.18%,是根茎(11.50%)的5.49倍。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硅砂矿地貌、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等特征,确定硅砂矿土地复垦的方向为林地和鱼塘。简要介绍硅砂矿土地复垦的开采流程及闭坑后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的技术要求,提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过程具体措施及预防控制。通过开展硅砂矿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工作,把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缓解了矿区土地减少的趋势,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